上思縣平福鄉(xiāng)板含村福泰農特產產銷專業(yè)合作社因地制宜,以“一村一品”為發(fā)展思路,帶動群眾大力發(fā)展肉姜種植產業(yè)。肉姜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產業(yè),小小肉姜托起致富夢。
漫山遍野的姜苗 韋世仙 攝
近日,筆者來到福泰農特產產銷專業(yè)合作社肉姜種植基地,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姜苗,郁郁蔥蔥,長勢喜人。工人們正忙碌地給姜苗除草、培土、施肥。
姜苗郁郁蔥蔥,長勢喜人 韋世仙 攝
板含村以丘陵山坡為主,地勢較高,水質良好、土壤無污染、有機質豐富,十分適合肉姜種植。種植肉姜產生效益快,上半年種下去,下半年就能有收益。
黃炳尊為農戶進行種植管護技術指導 韋世仙 攝
2020年,時任板含村黨支部書記的黃炳尊引進合作公司,開始試種40畝的肉姜,但由于種植經驗不足,導致產量較低。為了改變現狀,當年,黃炳尊就花了20多天去到貴州學習考察肉姜種植技術。黃炳尊學習到較高的技術后,很多群眾也跟著他加入種植生姜行列。今年黃炳尊擴大種植規(guī)模,并帶動了5戶當地群眾種植肉姜。
工人們正忙碌地給姜苗除草、培土、施肥 韋世仙 攝
福泰農特產產銷專業(yè)合作社針對肉姜種植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+統(tǒng)一市場銷售”模式,合作公司負責種植管護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,種植農戶只需把肉姜種植好,不用擔心肉姜的銷路。合作社還聘請當地10余名村民到基地務工,從事肉姜種植的管護工作。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每人每天有150元的收入,人年均增收9000元左右。
村民加入種植生姜行列 韋世仙 攝
目前,該合作社肉姜種植基地種植規(guī)模達到260畝,基地采用水肥一體化噴淋等現代化管護技術,預計今年肉姜種植畝產可達3500公斤,按照目前的市場收購價格,產值還是很可觀。
該合作社負責人黃炳尊說 :“這姜是今年1月種的,現在長勢很好,預計到8月可以上市了。”
“我們跟老支書(黃炳尊)一起種,把自家的姜苗護理好,不用愁銷路,老支書幫我們解決銷路。”村民笑著說。
生姜長勢很好,預計今年8月可以上市 韋世仙 攝
鄉(xiāng)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(yè)振興。該合作社還建立起“酸嘢”加工廠,引導當地村民種植蘿卜、辣椒、檸檬、肉姜等農作物,統(tǒng)一收購,采用傳統(tǒng)工藝加工成“蘿卜干、蘿卜脆、酸辣椒、酸檸檬、酸梅”等特色風味“酸嘢”產品,進一步拓寬肉姜的銷售渠道,提升肉姜的產品價值。下一步,黃炳尊打算擴大種植規(guī)模,帶動更多群眾發(fā)展肉姜種植,讓肉姜產業(yè)助推當地鄉(xiāng)村振興。